內容
近5000年的吃蟹史,造就了深厚的品蟹文化;從巴解簡單粗暴的吃蟹,到如今高雅的“蟹八件”品蟹,蟹已不僅僅是一種美食,更是一種飲食文化。今天,就和大家說說古代品蟹后,如何去除手上的腥味。
在宋代以前,洗臉、凈手、沐浴時,沒有成團的肥皂,多使用“澡豆”,即以豆子研成的細末為主料。在《紅樓夢》中,賈府女眷賞桂花吃螃蟹,鳳姐吩咐“小丫頭們去取花葉兒、桂花蕊熏的綠豆面子來,預備洗手”,這一細節說明了宋代以前,洗臉、凈手、沐浴時以澡豆代替“肥皂”。
在唐人孫思邈《千金方》中就介紹了多個用于“洗手面”的“澡豆”制造配方,大都要用到“白豆面”、“畢豆面”、“大豆末”等各種豆面。以此可見,“澡豆”的制作極為講究,除了豆末之外,還要用到豬胰、皂角等,以增強去油除垢的效果;另外,珍貴香料更是必不可少;將種種原料加工處理之后,晾干、搗成散末、細細摻和到一起成為成品。
澡豆都是干粉末的形態,澡豆一詞大約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流行起來。這個時期,正是中國歷史上的“香料大發現”時代,各種西方、南方的香料到達中原,讓貴族生活面貌一新。作為一種珍貴衛生用品,是貴族士大夫階層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。在《千金翼方》中記載:“婦人面藥”一節談道:“面脂手膏,衣香澡豆,仕人貴勝,皆是所要?!?/span>
澡豆作為天然去污原料與珍貴香料的合成體,散發優雅香氣,的確是去除腥味的好方法。